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吴氏真医疯癫郎中治疗肿瘤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肝癌 肺癌 胃癌
查看: 236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马德‖人这一辈子,须有“四行”

[复制链接]

5098

主题

0

好友

2万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7-30 17:39:3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说你行的人很行
文/马德
图/丛威(公众号:丛威原创插画)


“百家讲坛”讲史的王立群先生,曾有过“人生四行”之说。他说,一个人,要想有所建树,须“四行”,即:自己行,有人说你行,说你行的人很行,身体要行。

这个世界,有太多的人不会说你行,也不愿说你行。所以,人生中,能偶尔遇上一个说你行的人是多么珍贵。然而,比这个更重要的是,说你行的人本身要行。无论是人格上,还是在社会影响上。

有一次,晋国的晋平公问祁黄羊:“南阳还没有地方长官,你认为谁可以担任呢?”祁黄羊回答说:“解狐这个人最合适不过了。”晋平公一愣,说:“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吗,你怎么还举荐他呢?”祁黄羊说:“大王您问我的是谁可以担任这个职务,并没有问谁是我的仇人啊。”

这件事记载在《吕氏春秋》中。孔子的评价是:善哉,祁黄羊可谓公矣。换一种说法就是,祁黄羊这个人很行啊,“举而不避仇”。遇上很行的人,你得到的是一个公正的平台。

1925年,清华成立国学研究院,聘请四个人做导师。这四个人中,前三位分别是鼎鼎大名的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而另一位是陈寅恪。对于陈寅恪担任导师,好多人不以为然。持这种论调的人认为,陈一无大部头的著作,二无博士学位,凭什么当导师。梁启超反驳说,我可以说著作等身了,可是我的那些东西,还不如陈先生的三百字有价值。研究院主任吴宓说,陈先生“学博识精”,别人比不上。

更为可贵的是,陈寅恪上课的时候,文学院的院长冯友兰经常以一个学生的姿态去听课。大家都觉得,连冯友兰都要听陈先生的课,陈一定不会错到那里去。这个事才算过去了。

而当时,无论是梁启超、吴宓还是冯友兰,他们不仅是学界泰斗,而且都有着非凡的社会影响力。他们用这种“很行”的方式,表达着对陈寅恪的认可和赏识。

下面这个来自《明皇杂录》的故事更特别。润州刺史韦诜,为女儿挑女婿,一些门第显要的人,他都看不上。一天,他在城楼看风景,见远处有几个人在一个园圃里掩埋东西。韦诜觉得奇怪,便叫差人去看看。差人回来说:“那里是参军裴宽的住宅。”韦诜就把裴宽找来,问裴宽在干什么。裴宽说:“我常告诫自己,不能接受贿赂而败坏家风。今天有人送来一只鹿,放下以后就走了。我不能自己欺骗自己,所以和仆人将它埋在后面的园圃里,以便保全自己的操守,没想到让刺史看到了。”韦诜听后,大声叫好,当即说:“我有个女儿,想要许配给你。”裴宽拜谢后走了。韦诜回去对妻子说:“一个好女婿,今天终于得到了。”

第二天,他把裴宽找来,全家人在门帘后面观看,见裴宽穿着八品以下官员的服饰,又瘦又高,进了门以后,全家人一齐大笑,说裴宽长得像鹳鸟一样丑陋。韦诜的妻子在帷幕后面哭了。裴宽走了以后,韦诜对妻子说:“爱护女儿,就应该让他作德才兼备的官员的妻子,你觉得找个高富帅有意义吗?”最终,韦诜将女儿嫁给了裴宽。而他的女儿韦氏果然和裴宽白头偕老,福寿尊贵,亲戚中没有人能比得上的。

一个老丈人的眼光,不在高富帅那里,也不在权贵那里,只在有良好脾气品性的人身上。对于天底下相貌平平而又有志向的青年来说,韦刺史不该算是最行的那个人吗!
微信图片_20170501174510.jpg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吴氏真医的博客│Email:ka900@126.com│电话:13299275999│原发性肝癌晚期肺癌治疗胃癌晚期肠癌│    

GMT+8, 2024-5-4 06:33 , Processed in 0.041480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