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吴氏真医疯癫郎中治疗肿瘤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肝癌 肺癌 胃癌
查看: 214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这些央视主持人因癌症离世,你必须知道的癌症真相!

[复制链接]

5095

主题

0

好友

2万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1-2 18:47:1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近日,李咏患癌在美国治病期间不幸离世成为各大媒体的头条。近年来,中央电视台很多主持人患了癌症离世,引起一轮又一轮健康冲击波。我们对央视主持人患癌辞世来做个简单盘点。

李咏



李咏(1968年5月3日-2018年10月25日),祖籍陕西三原,原中国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1991年进入央视做编导,1998年开始出任主持人,主持节目有《幸运52》、《非常6+1》、《梦想中国》、《咏乐汇》等,2011年到2013年连续三年担任央视春节联欢晚会的节目主持人,被认为是央视“最有价值的综艺男主持”。2013年辞职,2018年10月25日疑似喉癌离世。

李咏的辞世给国人极大的震动,有人特拟楹联一副:
上联:砸金蛋    砸银蛋    没有健康全完蛋

下联:六加一    七加一    身体健康是第一

横批:自我保重
肖晓琳


1962年8月-2017年7月,生前曾主持过《新闻联播》、《焦点访谈》、《半边天》、《社会经纬》等多档央视节目,在观众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因患直肠癌去世,享年55岁。

其遗言振聋发聩:“要宣传,不要像我一样忽视健康!” 有人写纪念肖晓琳的文章,文中末尾写了一句话成为网络名言:“请善待珍惜自己的身体,因为零件不好配”。
方静


1971年6月-2015年12月,23岁成为《中国新闻》栏目主播,先后担任《东方时空》、《焦点访谈》、《国际观察》等名牌栏目主持人。由胃癌转到肝癌,因病去世,享年44岁。

与方静亲近的人坦言,方静长期的压力及事业心是悲剧的产生的主要原因。很快网上掀起一股健康冲击波,很多媒介告诫“白(领)骨(干)精(英)”学会选择与放弃“,并附上一段话:我们哭着来到这个世界,在别人的哭声中离开这个世界,中间的过程叫做人生。上帝很有意思,猫喜欢吃鱼,猫却不能下水,鱼喜欢吃蚯蚓,鱼却不能上岸。人生,就是一边拥有,一边失去;一边选择,一边放弃。人生,哪有事事如意,生活,哪有样样顺心。所以,不和别人较真,因为不值得不和自已较真,因为伤不起;不和往事较真,因为没意义不和现实较真,因为生活还要继续!
王欢


1971.2-2013年7月,王欢于1994年进入央视,曾任《东西南北中》、《中国音乐电视》主持人。1995年起任CCTV-6《节目预告》、《下周电影》主持人和编导等工作。癌症夺走了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女主播王欢41岁的生命。
王欢是一位典型的 “女拼命三郎”,从一位地方电视台,通过自己的打拼一路走入中央电视台,可想而知其中的心酸与汗水。她的离世,有网友留言:生命如此无常,再也不敢拼命了。在健康与生命面前,我们都应该俯首称臣……愿逝者走好,得安宁;生者安好,不烦恼。

罗京


1961年5月-2009年6月,1983年毕业后进入中央电视台主持《新闻联播》节目。与赵忠祥、宋世雄并称“播音三巨头”。2008年7月被确诊为淋巴癌,9月被确诊患有淋巴瘤,并暂停工作入院接受治疗,期间还接受了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和化疗,2009年6月5日去世,终年48岁。
国嘴罗京辞世更引起举国震动。这位央视“劳模”其勤奋与努力无人能比,据说他26年无差错播报,其业务能力足可打破几十次世界纪录。罗京逝世后出现一个现象,很多医院特别是肿瘤医院曾很多天出现排队查淋巴瘤的热潮。
此外,还有一些主持人,因为“癌症”原因离开中央电视台,如郎永淳因妻子患乳腺癌离职;柴进因女儿患肿瘤离职……
癌症猛于虎!为什么得癌的人越来越多?癌症真的年轻化了吗?为什么有些癌症一发现就是晚期?……你必须知道的这些癌症真相!

为什么得癌症的越来越多?


全国肿瘤登记中心的数据显示:2000 年的时候,20岁到39岁的年轻人每 10 万人有大约 40 个肿瘤发病,2013 年的数字变成了 70 个。数据涨了 80 %。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患癌?和生活方式脱不了干系。

1、熬夜是家常便饭

电影《滚蛋吧肿瘤君》原型,因恶性淋巴瘤去世的插画师熊顿,曾说:经常熬夜画画,加班更是家常便饭,感觉总有做不完的活。所有K歌必定刷夜,聚餐必喝大酒,刨去加班的苦逼时光,生活的确五光十色。!

2、一坐一整天,不运动

在电脑前一坐就是一天,下班回家沙发上一躺看手机,很少起来活动。这些不好的习惯就导致了肠胃蠕动慢,身体代谢也易出问题。



3、饮食无辣不欢、越冰越爽

长期喜欢喝冷饮,越冰越爽,喜欢吃辣,无辣不欢。这些都很伤脾胃。饥一顿、饱一顿,饮食不规律,也会影响正常的肠胃功能。

4、仗着年轻,不把病当回事

很多人觉得自己年轻,小病没事,也得不了大病,不去医院。所以有时会错过疾病最开始的信号,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期。等到发现,已是晚期,后悔莫及。
癌症真的年轻化了吗?


近年来,名人们不幸因癌症离世,给我们带来了太多的震撼,同时也会担忧是不是癌症年轻化了?

监测数据显示,和总体的癌症上升趋势相比,年轻人癌症发病率的上升幅度仍不算高。

近年来,关于年轻人患癌症的例子、新闻,我们好像见到的越来越多。甚至作为医生也会发现,以前的癌症病人都是年纪大的,这几年发病前来就诊的患者年龄越来越小。那么,癌症发病是否真的年轻化了呢?癌症是否离年轻人越来越近了呢?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什么叫癌症发病年轻化?是指平均发病年龄越来越小,还是年轻人发病所占比例增加,还是发病最小年龄越来越小?实际上,“年轻化”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对此,我们没有具体的衡量指标,也找不出一个完美的指标来准确反映其程度。根据全国肿瘤登记中心监测的数据,我国癌症的平均发病年龄从1988年的60.8岁逐渐上升到2009年的63.1岁。因此,如果从平均年龄的变化上看,癌症发病实际上是逐渐“老龄化”的。
为什么这和我们平时看到的不一样?为什么数据展示的不是我们想象的东西?实际上,整个社会的人口在逐渐老龄化。也就是说,整个社会中的老年人越来越多。随着年龄的增加,癌症发病率会逐渐上升。因此,癌症发病的平均年龄就会上升。我们来看进一步的分析,通过采用标准化人口数据调整人群年龄结构后的结果显示,癌症的平均发病年龄从1988年到2009年,没有明显的上升或下降趋势。因此,如果排除人口老龄化的因素,癌症发病并没有“年轻化”或“老龄化”的趋势。

在现实情况中,我们确实发现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出现癌症。然而,监测数据显示,0~39岁年龄别的癌症发病率仅仅从1988年的29/10万上升到2009年的32/10万。和总体的癌症上升趋势相比,年轻人癌症发病率的上升幅度仍不算高。因此,如果仅以年轻人癌症发病比例增加判断癌症年轻化,仍然得不到数据的支持。

为什么有些癌症发现就是晚期?


在大多数人心中,癌症往往与“绝症”是同义词,癌症的可怕源自人们对不治之症的恐惧,事实上,癌症的真相远比上述理解更复杂。



从发病部位来看,癌症其实是由数十种疾病组成的大家族,人从头顶到足趾,从内脏到皮肤,身体的各个部位均可能被癌症光顾,科学家在调查了人群中各种癌症的发病率之后发现,以平均寿命来估算,每个人一生中患癌的可能性在1/3以上!癌症其实是常见病,它的影响之大,受害者之多,治愈之难,足以使它排在人类疾病榜的前列。

虽然癌症很常见,但癌症的发生却是在暗中进行的,众所周知,人体由细胞组成,每一个细胞都在为机体的正常运转而勤勤恳恳地工作。
但是,如果正常细胞中出现了某些“叛徒”,人体就会有麻烦,而癌细胞恰恰就是正常细胞中的“叛徒”。

在癌症发生伊始,少数几个“叛徒”并不能被检查出来,这时候身体也不会感到任何不舒服,直到这些“叛徒”的数目发展到几亿个而形成癌组织,才勉强可以被肉眼发现,这些癌组织称为病灶。



因此,早期发现内脏器官中的癌症病灶是一件很困难的事,而这些癌症一旦出现症状,则往往已经进入中晚期,“叛军”已成气候,治疗起来会很困难,胃癌、胰腺癌等都是如此,相对而言,接近体表部位的癌症,如乳腺癌、皮肤癌等,由于其容易被发现,治疗效果就要好一些。
防癌体检有必要做吗?


防癌体检一般建议一年做一次,但是诸如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体检者(肝癌高危人群),一般就不是一年一次筛查了,要改为六个月或八个月做一次肝癌检查。

防癌体检会更关注血液中的肿瘤标志物,即反映肿瘤存在的化学类物质,它们的存在或量变可以提示肿瘤的性质。

一旦血液中肿瘤标志物数值升高,确实表示健康出现一定的问题。比如前列腺癌、肝癌等,它们属于特异性较强的癌症,肿瘤标志物会反映癌症存在。但同时值得注意的是,这并不能确定是患了癌,需要再次做针对性的检查,检查癌症最准确有效的只有病理检查。



健康体检是一个由大到小筛查疾病的过程,发现问题后将范围一步步缩小,明确疾病。对于体检大家要理性看待,检查时注意医生提示,积极配合。主动告知医生你的身体状况、健康状态、家族史、病史等情况,增加针对性体检,并且根据体检报告咨询医生是否需行进一步诊治。

封面.jpg (56.21 KB, 下载次数: 282)

封面.jpg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吴氏真医的博客│Email:ka900@126.com│电话:13299275999│原发性肝癌晚期肺癌治疗胃癌晚期肠癌│    

GMT+8, 2024-4-26 11:46 , Processed in 0.034035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