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吴氏真医疯癫郎中治疗肿瘤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肝癌 肺癌 胃癌
查看: 2310|回复: 0

中医科学吗?

[复制链接]

5083

主题

0

好友

2万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19-11-28 18:58:41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近百年来西方医学大量传入中国以后,不断听到的一个问题。








20世纪20年代,大反中医的余云岫,曾咒骂中医是“传统神话、占星术,唯心论和庸俗经验论的杂货店”,从根本上否认中医是科学。

现在,就是在一些并不反对中医的人们中间,也有些糊涂观念,对于中医是不是科学的问题,也并不清楚。

比如,有的人说,人造飞船已经上天了,电脑的使用已进入所有领域,在科学高度发展的今天,中医还在谈论阴阳五行,岂不太落后了,太不科学了。

这种话,乍听起来似乎有一定道理,但实际上还是一种偏见,有这种看法的朋友,怕是根本就不真正了解中医。


要弄清楚中医到底是不是科学,就先要弄清楚什么是科学。

什么是科学呢?

按照《辞海》的解释,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科学的任务是揭示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探求客观真理,作为人们改造世界的指南。”

这就是说,称得起科学的东西,首先必须是一种知识体系,而不能是零碎的、片断的、散在的或任意的东西,不管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或者是思维的科学都是这样。

再则,作为科学,必须反映客观事物发展规律,能够指导人们改造客观世界活动。

按照这个定义的要求,回过头来检验一下中医,看看它到底是不是科学呢?

我们可以理直气壮地回答:是!中医是防病治病的科学。


首先,我们说,中医是一种“知识体系”。

中医学在人的生理、病理以及对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等方面,有它自己古朴的、系统的理论,有这种理论指导下的一系列的治疗方法。

从理、法到方、药,理论严谨,一脉相承,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中医治病,靠的是这一系列理论的指导,它说理不是“胡蒙”,治病也不是“瞎碰”。

不错,中医在其理论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影响和制约,在理论上使用了古代哲学的说理方法和许多类比性的语言,不少人感到难以理解,不太容易接受,但这并不影响它科学的内涵。



中医的很多理论的科学价值已经为现代科学实验所证实。

比如,藏象学说中“肾主骨”的理论,过去虽然在临床上屡经证明是正确的,能够有效地指导临证治疗,但这一说法,就不太容易为人理解,因而有的人就怀疑这一理论的可靠性。

近年研究发现,肾对维生素D3起着活化作用,只有经过肾的活化作用后的维生素D3才能很好地发挥它对钙的吸收作用。

这就证实,肾对骨的代谢有重要影响,从而证明了“肾主骨”理论的正确性。

再比如,中医的“六淫”(风、寒、暑、湿、燥、火)致病学说,也已经为气象医学所证实。

再以中药为例,有些中医认为具有“清热解毒”功效的药物,如银花、连翘、龙胆草等,经过现代临床与实验研究,有着很好的抗细菌感染的作用,被称为“天然的抗菌素”。

实验证明,当细菌在人体内肆虐时,“清热解毒”的中草药能够激发机体抗感染的免疫功能,增强白细胞和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促进抗体的生成,同时又能抑制对人体不良的免疫反应。

实验还证明,如苦参、白花蛇舌草、七叶一枝花、黄连、黄柏、板蓝根、败酱草等药物,能够改善炎症部位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抑制渗出和限制炎症范围,并且具有消炎、解毒、镇痛和修复被损害组织器官的作用。

这个例子说明,中医对药物功用、效能的认识,原本就是正确的,只是表达认识的角度与语言有它自己的特点。

我们总不能说,用“抗细菌感染”的说法就是科学的,用“清热解毒”的说法就是不科学的吧!



联邦德国慕尼黑大学的波克特教授,从方法学的角度对西医和中医作了比较,论证了中医的科学性。

他认为西医的方法论主要是因果分析法,中医主要是综合归纳法。

他说,从方法学上检验一门学科是精密科学的三条普遍标准是:

一是正面经验,即能够重复和验证的经验;

二是陈述的单一性,即每个陈述只有一个精密确定的含意;

三是经验资料严格合理的综合。

如果拿这些标准来衡量,可以证明“中医是一种内容最丰富、最有条理、最有效的一种医学科学。”

这位教授进一步说,中医采用的是归纳和综合的认识方法。把病人大量重要的机能变化加以归纳综合,构成脏象的基本内容。

脏象是关于错综复杂、相互依存的生命机能及其循环运转的模型,这不是解剖室内所能观察到的,而是系统化了的运动规律,这是“独具一格的科学”。

这位外国教授的话,不是很有见地吗?


其次,中医的理论基本上反映了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能够指导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中医的临床实践,自然应该是检验中医理论是不是真理、是不是科学的标准。

中医能治好病,而且能够治好某些西医治不好的病,怎么能闭着眼睛硬说它不是科学呢?



我国卓越的思想家,文学巨匠鲁迅先生,就很重视流传于民间的验方,在日常生活中就注意对民间验方的收集。

他在浙江师范学校任教时,就同近代学者张宗祥一起收集民间验方,并慎重地加以验证筛选,编辑成册,题名为《验方实录》。

鲁迅先生很喜欢用艾灸和大蒜治疗某些常见病,对慢性腹泻,他有一个很有效的大蒜灸的验方:

把生大蒜切成薄片贴在气海穴(肚脐下正中两横指处),和天枢穴(与肚脐平行横开两横指处,左右各一穴)上,再用干艾叶揉成绒状球如绿豆大,放在蒜片上点燃烧灸,每穴烧灸3个艾绒球,便可见效。

对疮疖初起,鲁迅也掌握一个灵验的治疗方法:

用独头蒜切成2毫米的薄片,贴在疮疖上,再用艾绒在蒜片上烧灸,不拘多少次,蒜片灸熟再换新的,一直灸到患者不感到疼痛为止。鲁迅曾用这个办法为好多人治好了疮疖病。

作为中国大文豪的鲁迅,之所以如此热衷于验方的收集,正是看到了这些治疗方法包含的科学道理。

当有人怀疑这些验方的科学性时,鲁迅曾直率地予以驳斥,指出:“行之有效,即是科学”。



我国近代民主革命的思想家、被称为“国学大师”的章炳麟即章太炎(公元1869~1936),在中医学方面也有高深的造诣。

他不但精研中医文献,也阅读过不少西医的书籍。章先生从中、西医的比较中,对中医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暇时总是喜欢阅读中医药书籍,他虽然不怎么给别人治病,但却经常自拟药方。

他就常说:“中医药来自临床实践,信而有证,很合乎科学”。

可见,如果不是怀有偏见,是不会面对中医“行之有效”、“信而有证”的事实还一味否认中医的科学性的。



俗话说,真金不怕火炼。中医的科学性,是经过长期的历史检验的。

了解一点中国医学史的人都知道,鸦片战争后的100多年来,中医经受过多么大的苦难!在一个很长的时间内,它受歧视、遭排斥,甚至有人要消灭、取缔。

但结果怎样呢?

结果只是使它在发展过程中受到了些影响,谁也没有能够消灭它!真可谓:“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为什么?

因为它是扎根于人民中,为群众所喜爱的防病治病的科学!不能设想,虚伪臆造的东西能够经得住历史如此严峻的检验。



著名的日本学者泽泻久敬在他的《中医学说与本格森哲学》中指出:

“西洋医学难以治疗的疾病,用中医学的治疗却可治愈的情况,事实存在着……不仅这些,西洋医学至少在它成为科学的医学至今充其量也不过只有三、四百年的历史。

而且,对于西洋医学的不满已不仅仅是在东方,就连西方也已产生出来了。相反的中医医学却能够经过过去二千多年,而一直存续到现在。……

如果中医医学只是空话连篇,或者是民间的迷信、没有实效的东西的话,它绝不可能经过二十多世纪以来的漫长岁月,而存续到今天的道理。”

泽泻久敬先生的这一席话,是很有道理的,耐人寻味。



还有的人说,西医的研究结果和临床治疗方法经得起重复,是科学的;而中医有些就往往经不起重复,经不起重复就不能说是科学的。

对这种说法应该怎么看呢?对于这种经不起重复的现象应该怎么解释呢?

在这个问题上,日本朋友宝贺昭三博士谈了自己的见解,他的见解很有道理。

他说:“与其说是中医不能重复就是不科学的,不如说不能重复正是中医的可贵之处,中医科学就科学在这里。”

对这句话宝贺昭三作了进一步解释,他说:“西医的科学实验一般用动物作标本,取动物实验的平均值。

不同的动物间存在差异,动物与人所处环境间存在差异,把动物的平均值用来衡量人体变化,对那许多差异即使考虑到了,也不能全部精确考虑到。中医注意个体差异,诊治疾病因人而异,这正是一种严肃的科学态度。”

我看,这位日本朋友的话,基本上把问题说清楚了。以不能重复为理由,说中医不科学是站不住脚的。


中医是防病治病的科学,这一点是勿容置疑的了。

但是不是说它本身已经是很完美的了呢?当然不是!

作为科学文化遗产,当然有它固有的弱点。

比如,中医的理论使用了古代哲学的说理方法,使用的多是类比的语言,因而使它的理论具有模糊、直观、思辨和描述性的特点。

听起来就不十分精确与严密;

有些问题确实暂时还说不清楚;

有的在临床上确有疗效的病例,还不能给以科学的论证和解释;

有些问题,中医专家们也往往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意见不一。

对于以上提到的这些弱点,我们应该怎么看待呢?

这些缺陷会不会影响它的科学性呢?

其实,中医带有这些弱点并没有什么奇怪。

客观世界的发展变化是无限的,人们的认识的发展也是无限的。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认识落后于实际、理论落后于实践的情况是常有的。

要知道,在生命科学上,人们已经认识、掌握的东西,还很有限。

对于一个正确的认识,由于受到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往往要经过长时间的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获得。

按照这样的道理看,中医中有些问题暂时说不清,或者有些解释不尽精确、合理,又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呢?

至于中医为什么会有这些弱点,其原因只能从它过去所处的社会历史条件以及认识和实践的关系上去寻找,而没有理由因此而怀疑中医的科学性。

还应该提到的是,中医和西医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条件不同,理论体系也不同,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以西医的尺度去衡量中医,更不能牵强地以西医的某些原理或数据作为判断中医是不是科学的唯一标准。
封面.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吴氏真医的博客│Email:ka900@126.com│电话:13299275999│原发性肝癌晚期肺癌治疗胃癌晚期肠癌│    

GMT+8, 2024-3-29 20:24 , Processed in 0.034495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