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吴氏真医疯癫郎中治疗肿瘤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肝癌 肺癌 胃癌
查看: 508|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皮肤瘙痒,试试艾灸

[复制链接]

5096

主题

0

好友

2万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2-28 08:39:5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皮肤瘙痒是皮肤病如湿疹、荨麻疹、接触性皮炎、银屑病等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也是其他内科疾病的症状之一,造成机体产生抓挠感并伴随不愉快的感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皮肤瘙痒临床上一般分为广泛性和局限性两类,是一类无原发皮损的瘙痒性皮肤病,临床表现为阵发性瘙痒,夜间更甚,皮肤可见抓痕,表皮利落,伴有疼痛、皲裂、潮红、湿润、血痂症状。



西医认为瘙痒是由体内外各种化学性有害因素刺激,导致局部释放组胺、激肽和蛋白分解酶等化学介质作为瘙痒介质,通过神经元的反射活动,将信息传至大脑皮层躯体感觉区,引起痒觉。中医认为皮肤瘙痒属于痒风范畴,从病因辨痒,痒外因风、湿、热、虫、毒客于肌肤,引起皮肉间气血不畅所致,内因血虚生风生燥、肌肤失养而成。



艾灸为中医针灸疗法中的灸法,通过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灸法的使用早于方药,艾叶有抗菌抗病毒、抗凝止血、增强免疫的作用。艾灸作为传统中医外治法之一,以艾叶及辛香走窜之品,大蒜、附子为原药物,借助于热力和药力作用于皮肤组织以达到治疗效果。



取穴部位:阿是、尺泽、足三里、曲池、合谷、血海、膈俞。手持点燃艾条,对准穴位,距皮肤1.5~3厘米处,以患者感到施灸处温热、舒适为度,至皮肤产生红晕为止。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96

主题

0

好友

2万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沙发
发表于 2023-2-28 08:43:50 |只看该作者
认识身体里的栓子
人体的血管犹如一条条河流,而血液就像河水,只有运行畅通无阻,才能把生命活动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输送到全身。当血液循环中出现不溶于血的异常物质,随血流运行至远端而堵塞血管时,这种现象就称为栓塞,堵塞血管的团块即称为栓子。















栓塞对人体的影响,取决于堵塞的部位、血管的解剖特点和局部血液循环状态、栓塞后能否建立充分的侧支循环,以及栓子的种类、来源等。本文将简要科普栓子的种类、形成、危害,及其预防与治疗。



人体栓子有六种


就形态而言,人体内的栓子可分为固态(如血栓栓子)、液态(如脂肪栓子)或气态(如空气栓子)。具体说来,大致包括以下6种:①血栓栓子由血液成分构成,由血栓的全部或部分脱落进入血液后形成。②在长骨骨折、爆炸性损伤或挤压伤时,由脂肪组织受损形成的脂肪滴进入血流形成脂肪栓子。③当颈静脉破裂或气胸时,大量气体进入血管,或深水作业上升过快时,由于气压骤降,溶解在血液内的气体游离出来,形成空气栓子。④含有大量细菌或霉菌的血栓脱落,可形成细菌栓子;某些寄生虫病,如血吸虫病,其成虫在肠系膜静脉内生存,并且在血液中大量产卵,可形成虫卵栓子。⑤羊水进入子宫壁开放的静脉和血窦会造成羊水栓塞。⑥肿瘤细胞团块直接经血管或淋巴管进入血流形成肿瘤栓子。



在中医学看来,栓子造成的堵塞可归属于“瘀血”范畴。所谓瘀血,是指全身血液运行不畅或局部血液停滞,也包括体内存留的离经之血,以及已丧失正常血液功能的污秽之血。它既是病变过程中形成的病理产物,又是某些疾病的致病因素。其形成原因有很多,如气虚、气滞等。由于气是血运行的动力,所谓“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因而气虚之后,无力推运,可致血瘀;气行不畅、阻碍血运也可致血瘀。此外,因寒能使经脉凝滞,热能煎熬血液使之黏稠,外伤出血可致残留蓄积等,均可形成瘀血。此外,中医还有“久病多瘀”“久病入络”“久痛入络”等观点,认为疾病久治不愈者,大多存在或伴有瘀血。



栓子≠血栓


栓子对人体的影响,全在于因堵塞造成的器官组织缺血,可以说是栓子堵在哪儿,症状就会出现在哪儿。而要了解栓子的危害,需先弄清两个区别。



一是栓子和血栓的区别。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虽然都可以造成血管堵塞,导致靶器官缺血,但两者还是有诸多不同的。



1.来源不同:栓子一般指某个部位形成的血栓掉落导致其他部位的栓塞,如心脏内血栓掉落,导致脑动脉栓塞、内脏动脉栓塞或下肢动脉栓塞;下肢深静脉血栓掉落,导致肺动脉栓塞等。而血栓则是指由于血管损伤、血管硬化斑块破裂、高凝状态或血流淤滞等因素所致的原位血液凝固,堵塞病变部位的血管。



2.发病原因不同:常见的栓子来自心脏,发病原因一般是未经控制的心房颤动;常见的血栓则一般包括下肢深静脉血栓、下肢动脉血栓。



3.堵塞部位不同:栓子属于异位堵塞,血栓则一般是原位堵塞。换句话说,血栓是在原处形成的,是“原住民”;栓子则是从别处过来的,是“外来户”。



二是动脉栓塞与静脉栓塞的区别。动脉栓塞通常是指源于心腔内或近侧动脉壁的血栓,或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脱落,或外源性栓子进入动脉,被血流冲向远处,引起远端动脉管腔堵塞,出现对应组织器官的急性缺血。常发生在脑、肺、下肢、腹腔等部位,临床表现可见突然眩晕,剧烈头痛,步态不稳,或呼吸困难、胸痛、咯血,或腹胀、呕吐,或感觉异常、脚麻、脚冷,以及肢肿、无脉和面色苍白等症状,甚至危及生命。有资料显示,我国的心源性脑栓塞占全部缺血性脑卒中的20%。



静脉栓塞通常由静脉中血液黏稠度过高而引起,可以是来自全身各处血管内的栓子,临床上常见下肢静脉曲张或水肿,呈红色或蓝色皮肤,形如蜘蛛网,或者有树瘤般的硬块结节,静脉发生异常扩大、肿胀和曲张,皮肤温度增高,偶有酸胀感,甚或导致局部溃疡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者,则更需要格外引起注意。



下肢深静脉血栓多见于接受大手术的患者、严重创伤患者、长期卧床患者、肢体制动患者及恶性肿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往往会出现患侧肢体的肿胀、疼痛,以及局部皮肤温度增高。部分患者还会有浅静脉扩张的表现,特别是在直立行走时,肿胀和疼痛会加重。如近期有手术外伤及肿瘤病史,再出现以上临床表现,则应该高度怀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这种情况下,应及时到医院做下肢静脉彩超检查,以便准确诊断、尽早治疗。



血栓脱落可随血流进入肺动脉,引起肺栓塞。据报道,有高达20%~30%的肺栓塞患者因未及时诊断和治疗而死亡。总体而言,动脉栓塞起病更急,症状更明显,进展更迅速,预后更严重。而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比较高,在普通人群中为1‰~3‰,是动脉血栓发生率的4倍。



活血化瘀打通身体堵塞


一旦确诊栓塞,就应该进行专业处理。对于栓塞,目前一般可视情况采用药物溶栓,可以使用一些抗凝药物治疗,如利伐沙班、华法林等,也可以静脉输入一些溶栓药物,比如肝素、尿激酶、链激酶等。当栓塞较严重时,则可采取介入取栓或手术取栓等方法。如慢性的动脉栓塞,往往是在动脉硬化闭塞的基础上形成的血栓,可以采用介入下吸栓后球囊扩张,并进行支架植入术。而对于急性深静脉栓塞,可以采用介入下吸栓或者置管溶栓术。



栓塞的治疗道理很简单,就像疏浚河道一样清淤除障,想方设法地把堵塞的血管打通。客观说来,当血管堵塞较严重时,运用现代医学的技术与方法,取效更为直接而迅捷。但从栓子出现到栓塞形成,其间大都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中医学在栓塞治疗的不同阶段也可大显身手,所用方法主要为活血化瘀。



根据药理研究,活血化瘀药可改善血流动力学,扩张外周血管,增加器官血流量,降低血管阻力;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增加纤溶酶活性,进而改善血液流变学和抗血栓形成;还能促进血液流动,解除微血管痉挛,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等。因此,通过活血化瘀,可以阻止血管中团块的形成,降低栓塞的程度,减轻栓子的危害。



根据功能及作用强度,活血化瘀药大致可分为4类:一为活血止痛药,如川芎、延胡索、郁金、姜黄、乳香、没药、五灵脂等;二为活血调经药,主要用于妇科疾病,如丹参、红花、桃仁、益母草、泽兰、牛膝、鸡血藤、王不留行、月季花、凌霄花等;三为活血疗伤药,是骨科和外科疾病常用药,如土鳖虫、马钱子、自然铜、苏木、骨碎补、血竭、儿茶、刘寄奴等;四为破血消癓药,如三棱、莪术、水蛭、虻虫、斑蝥等。



活血化瘀类制剂非常多,口服者如复方丹参片、丹参滴丸、三七片、血府逐瘀胶囊、活血止痛胶囊、水蛭素、小活络丹等,针剂者如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冠心宁注射液、疏血通注射液、血塞通注射液、脉络宁注射液、丹红注射液、红花注射液等。应用时,应遵医嘱选用,进行治疗或预防。



栓塞的预防更为重要,其预防的基本方法是进行抗凝治疗。对静脉栓塞的预防,还需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如控制体重、戒烟限酒、多饮水,选择清淡低脂食品,多食含维生素较多的新鲜蔬菜和水果,还可用足底静脉泵、间歇充气加压装置及梯度压力弹力袜等促使下肢静脉血流加速。



当然,更为主动的预防工作应进一步提前做好,即在消除栓子的成因、改变栓子形成的内环境等方面尽早着手。如随着高脂饮食摄入的增加,高脂血症、高黏血症的发病率近些年呈现大幅度提升,而这些病症都是血栓形成的前期或基础病变。预防栓塞,在这一阶段就应该重视起来,平时可适当吃一些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食物,如玫瑰花、山楂、红糖等,或服用三七粉、丹参片、红花茶、银杏叶茶等。还有一些具有普适意义的保健养生措施,对栓塞的预防也不无益处,如合理膳食、适当运动、戒烟限酒、少盐多醋、遇事不怒、劳逸适度等。







注:具体治疗与用药请遵医嘱!



版权声明:

本文转自: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朱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96

主题

0

好友

2万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板凳
发表于 2023-2-28 08:44:30 |只看该作者
汤水化湿疏肝健脾
立春一过,天气逐渐回暖,雨水逐渐增多。“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雾蒙蒙雨绵绵的天气又来袭了,春雨滋润万物,甚至连墙壁都能湿“出汗”,每当这时很多人感觉身体困重疲倦、腹胀腹满。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刘嘉芬指出,中医角度来看,春季与肝气相应,宜升发阳气,疏肝健脾,不妨试试这些汤水来化湿。















1、粉葛赤小豆陈皮猪骨汤


材料:鲜粉葛750g、赤小豆50g、陈皮5g,猪骨500g。



做法:粉葛去皮洗净,切块状,猪骨焯水,将上述材料全部加入适当清水,大火烧开转小火约1小时,加入适当食盐调味即可。



适用人群:一般人群。



功效:健脾化湿,粉葛是药食同源的食物,入脾胃经,轻扬升散,赤小豆利水化湿,性善下行,两者合用,使得体内湿气从上升散、从下而行,加以陈皮健脾和中,尤其适合春季饮用。



2、五指毛桃枸杞鸡汤


材料:五指毛桃50g,枸杞子10g,鸡一只,生姜3片。



做法:将上述食材洗净,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烧开转小火约1小时,加入适当食盐调味即可。



适用人群:一般人群。



功效:健脾利湿养肝,五指毛桃又称为南方的黄芪,健脾补气化湿,舒筋活络,尤其适合广东春天阴雨绵绵时节使用。



3、木棉花茶饮


材料:木棉花10g,芡实15g,莲子15g,红枣3颗去核。



做法:将上述材料一起加入适量清水,煎煮1小时,代茶饮。



适用人群:一般人群。

功效:健脾化湿,木棉花是南方的特长,采摘后晒干可入药,性甘、淡、凉,清热解毒化湿,芡实健脾化湿,莲子、红枣健脾和中。



除了上述的汤水外,刘嘉芬还指出,日常饮食中少吃酸性食物、生冷食物、肥甘厚腻食物,以免阻碍脾胃运化,从而内生痰湿,加重体内湿气,同时可以多吃辛甘微温食物,如韭菜、香菜、胡萝卜、白萝卜、南瓜、红薯、山药、红枣、葱、生姜、芽菜类、枸杞叶等。



“春时宜食粥,可以选择比如南瓜小米粥、山药瘦肉粥等,健脾养胃,如湿气较重,可加入芡实、扁豆、眉豆、陈皮等。”



另外,刘嘉芬提醒,此时保持户外运动也十分重要,出出汗,加快新陈代谢,纳新吐浊,呼吸大自然的新鲜空气,保持心情愉快,顺应时节,与草木一起春意萌动,肝气得以舒达,饮食得当,自然就可以赶走湿气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吴氏中医的博客——肝癌频道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8-2012
地址:临桂县临政路16号 邮编:541100
Email:ka900@126.com 吴氏老中医博客:http://blog.sina.com.cn/ka900 备案号:桂ICP备10200646号
友情链接:|  新浪博客  |  网易博客  |  相关微博  |  中国太岁肉灵芝|

手机版|吴氏真医的博客│Email:ka900@126.com│电话:13299275999│原发性肝癌晚期肺癌治疗胃癌晚期肠癌│    

GMT+8, 2024-4-30 15:46 , Processed in 0.029936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