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吴氏真医疯癫郎中治疗肿瘤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肝癌 肺癌 胃癌
查看: 210|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霜降之后咋养生?

[复制链接]

5097

主题

0

好友

2万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10-25 07:15:2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是秋季到冬季的一个过渡时期。此时常有冷空气侵袭,而使气温骤降,此时无论是在饮食方面还是运动调养上都应谨慎。那么,霜降之后如何养生呢?
图片

  饮食:以清补为主

  中医认为此季节属于五行中的“金”,对应肺脏。因此,此时饮食养生适合的是“平补”,以保暖润燥健脾养胃为主。适宜的食物有梨、苹果、橄榄、白果、洋葱、芥菜等。这些食物有生津润燥、清热化痰、止咳平喘、固肾补肺的功效。此时应少吃寒凉的食物,还要注意胃的保暖,以免引发疾病。

  建议多吃些南瓜。南瓜富含胡萝卜素,它在人体中会转化成维生素A,而维生素A有保护呼吸道和上呼吸道黏膜的作用。

  防病:注意下肢的保暖

  专家提醒,霜降过后气温下降较为迅速,是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高峰期。为预防这些疾病,首先要注意保暖,尤其是下肢的保暖;其次要加强体育锻炼。

  患有肠胃疾病、高血压及脑血管硬化的患者要特别注意,应避免剧烈运动,保持情绪稳定和心情舒畅,尽量避免受冷空气侵袭。

  起居:睡眠充足早睡早起

  中医认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秋冬交替之际,更应注意保养体内阴气。当气候变冷时,正是人体阳气收敛、阴精潜藏于内之时,凡起居、情志、运动,皆应顺应“秋收”的原则。

  最好的调养方式就是要睡眠充足,早睡早起。早起能让人提前觉醒,精力充沛,使体内的阳气舒畅;早点睡觉,可顺应阴精的收藏。

  精神调养也不容忽视,应收敛神气,做到内心宁静、心情舒畅,切忌悲忧伤感。尤其中老年人,要注意不宜动怒,以免火气内郁,耗伤阴津,出现肝阳上亢,从而诱发高血压、中风等疾病。

  室内要保持适宜的温度,不能太热了。室内温度和室外温度相差大,容易感冒。有适宜的湿度,在干燥情况下病毒细菌更容易繁殖,所以要保湿,用一盆水搁在卧室,或者用湿拖把拖一拖。加强通风。早晚要开窗通风15分钟。屋内可以适当放一些花草,但晚上不要搁在卧室里。

  运动:不宜过度劳累

  霜降过后晨间容易集聚雾气,随着气温的降低,霜冻也可能会出现。因此,晨间运动的时间可以适当推后。老人最好等太阳出来或比较暖和的时候出门锻炼。如果活动量大,出汗,热了,应该解开衣扣,让身体慢慢降温。注意动与静的合理安排,不宜过度劳累。

  每次运动前做足准备,要特别注意保护关节,一定在做完常规的准备活动之后,再加大各关节的活动幅度,必做的准备活动是踝关节运动、膝关节运动及髋关节的运动。在健身房运动时应适当延长准备活动时间,注意韧带的拉伸,在身体发热的情况下,做压腿、立位体前屈等动作。

  老年人进行户外运动时,切不可过量,也不宜做屈膝动作时间较长的运动,尽量减少膝关节的负重。

  养生链接

  养胃膳食饮品请您收好

  寒冷对胃的刺激较大,生活饮食不注意,可能会引发胃肠疾病或使胃病加重,因此,养胃尤其重要。

  萝卜煲牛肉(消食暖胃)

  牛肉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脂肪、钙、磷、铁以及B族维生素,而且还有暖胃的作用,是秋冬季节补益身体的佳品。萝卜和牛肉搭配,既能健脾暖胃,也有驱寒的作用。

  山药排骨汤(养胃助眠)

  晚上休息不好的人往往肠胃功能都不太好,新鲜的山药中富含黏多糖以及帮助消化的物质,有利于胃肠对食物的消化吸收,还可帮助失眠者恢复胃肠功能。山药、红枣以及排骨一起炖汤喝,出锅前再加点枸杞,不但对脾胃有益,也能润泽皮肤。另外,用山药熬粥、榨汁饮用也不错,营养丰富,也能清心安神。

  大麦陈皮茶(缓解腹泻)

  秋季腹泻的人比较多,可以泡杯大麦茶缓解一下。另外,陈皮、山楂都有舒肝解郁、健胃消食的作用,但胃不好的人不适合吃山楂,建议泡点陈皮喝,陈皮性温,健脾养胃的效果不错。


注:具体治疗与用药请遵医嘱!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97

主题

0

好友

2万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沙发
发表于 2023-10-25 07:17:24 |只看该作者
人们经常以开车自驾、坐火车、坐船、乘飞机等各种出行方式到国内外旅游或访友探亲,生存空间也随之越来越广阔。但我们身边总有一些人经常遭受晕车、晕船、晕机之苦,轻则恶心不已,重则吐得”昏天黑地”,这样的现象屡见不鲜,医学上称为”晕动症”,也叫运动病。

那么,什么是晕动症?其发病原因和机理何在?治疗方法有哪些?日常有无防范的要领和招数?针对这些问题,黑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眩晕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教授谢春成逐一进行了解答。

晕动症是怎么回事

谢春成介绍,晕动症是指乘坐交通工具时或由摇摆、颠簸、旋转、加速运动等各种因素,致使内耳前庭平衡感受器受到过度运动刺激,而诱发的出冷汗、恶心、呕吐、头晕等一组症状群,是晕车、晕船、晕机的总称。中医认为是气机逆乱所致,或因气血不足、脑髓失养而引起,调理需补益气血、和胃降逆、调畅气机。

临床上,晕动症初发时患者会感觉上腹不适,继而出现恶心、面色苍白、出冷汗、眩晕、唾液分泌增、呕吐等症状,可伴有血压下降、呼吸深而慢、眼球震颤等,严重呕吐可致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其症状一般在车辆停止运行或者减速后数十分钟或几小时内消失或减轻,亦有持续数天后才逐渐恢复,并伴随精神萎靡、四肢无力。

晕动病归属于中医学“眩晕”的范畴。一部分眩晕是由于虚证造成的。《灵枢·口问》记载:“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人体上部之气不足,脑部气血因此而不充盈,气虚清阳不升,头窍不得供养而致眩晕。朱丹溪则认为,眩晕与体内痰的关系密切,有“无痰不作眩”之说。中医研究显示,湿热质、气郁质、气虚质、阴虚质、阳虚质的人群更容易罹患晕动症,其中以湿热质表现最为显著。

日常中,偏头痛患者更容易受到晕动症的袭击,特别是在偏头痛发作时,晕动状况越发严重。谢春成指出,在偏头痛病人群体中,同时伴生晕动症的比例高达40%~70%。

晕动症临床如何防治

谢春成提醒,乘坐交通工具出行时,处于被动运动状态的患者经常自觉头晕、恶心及出冷汗、四肢发凉、血压下降、眼球震颤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当前对晕动症的处置,一般包括脱离致病环境、用药和手术。”谢春成介绍,其中,脱离致病环境对于晕动病的防治而言,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同时此病也可以通过适应性训练、平衡功能训练、脱敏训练等疗法来缓解症状,就是让乘某种交通工具易于罹患晕动症的人,反复多次乘坐此种交通工具,逐渐使机体适应和耐受。

谢春成介绍,西医治疗晕动症,通常是在旅行前1~2小时先服用抗组胺和抗胆碱类药物一次剂量,如茶苯海拉明(晕海宁、乘晕宁)等,有一定的疗效。同时,晕车人群还也可尝试中医疗法,如熬生姜水、陈皮水代茶饮用,或者按压内关穴、鸠尾穴、翳风穴等。其中,内关穴位于腕关节掌侧、横纹正中上两寸处,晕车时左右手拇指可交替掐按对侧内关穴3分钟,局部酸胀为度。鸠尾穴位于腹部前正中线上、胸剑结合部下1寸、脐上7寸,晕车时取端坐位,缓慢进行深呼吸,用拇指指腹稍微用力往下按,吸气时拇指略微抬起,反复数次,直至晕车、呕吐症状缓解为止。翳风穴位于下颌角与耳后乳突之间的凹陷中,用食指腹稍用力按揉穴位,以微感胀痛为度。当晕车船之时,或突发头晕不适时,即可按揉。

此外,晕动症还可以通过调整植物神经的方法得到缓解,即调整呼吸方式——从胸式呼吸变为腹式呼吸。谢春成解释,所谓的胸式呼吸是人正常的呼吸方式,即在吸气的时候,腹部提起变小;呼气时,腹部放下变大。而腹式呼吸则相反,吸气时,腹部放下变大;呼气时,腹部提起变小。经过长期练习,有可能使晕动症的难题迎刃而解。

日常防治注意事项

谢春成指出,在晕动症发病时,患者宜闭目仰卧,选个合适的座位,尽量坐在副驾驶或前排面向前进方向,坐位时头部紧靠在固定椅背或物体上,避免较大幅度的摇摆。不要过度紧张,闭眼休息,用两手大拇指按在太阳穴位作圆圈按摩2~3分钟,有良好的效果。

同时,晕动症患者应加强体质锻炼,日常乘车出行保持头部有支靠,闭目或水平远视,尽量向远处看静止的景物,不要翻书或玩手机,以减轻因视觉冲突而带来的晕眩感。要保持车内空气流通,晕车者可在上车前将腰带束紧,避免身体过分晃动,有助于防患未然。也可以吃些杨梅、山楂等酸性东西,以减少摆动带来的恶心。

长途旅行前应保持睡眠充足、精神放松,不宜疲劳。可在旅行前1~1.5小时前服用抗晕动症药物或外用晕车贴。乘车、乘机前2小时不宜饱食或食用油腻食物,以免突发恶心呕吐。

谢春成还建议,有轻度不适者,可在前额、鼻唇间的人中穴位处,涂上少许清凉油或薄荷油。如果脸色苍白、恶心之时,则不宜服药,此时应尽可能使身体放舒服些,要脱掉帽子、松开领口和裤带,衣服也要松宽些。在恶心时,不必强忍,尽可能自然吐出,也可准备一些小袋子以备不时之需。忘记准备晕车贴的患者可以切上一片鲜姜片,登上车船之前贴在肚脐处,用伤湿膏或医用胶布固定好,到达目的地后再取下来丢掉。或者上车前饮用1杯浓茶汁,或在出发前喝1小杯加醋的温开水,这些都有一定的防晕车效果。



注:具体治疗与用药请遵医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97

主题

0

好友

2万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板凳
发表于 2023-10-25 07:19:07 |只看该作者
“健康生活,理想血压”是今年“全国高血压日”的宣传主题,做好自我血压管理,有效控制高血压危险因素,积极做好心脑血管疾病防治,对个人身体健康、家庭稳定和社会和谐都有着很大的价值意义。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诸如高血压这样的慢性病已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属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受到高血压引发的症状困扰,但很大一部分人却不能知晓自身血压升高,未能规范诊治,导致更加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设立“全国高血压日”的意义就是不断开展健康教育和科普宣传,指导群众做好自我血压管理,通过改变生活方式,主动筛查,利用腧穴按揉保健,尽早防治,将高血压扼杀在萌芽之中。

高血压的中医认识

中医典籍无高血压病名,根据临床症状、病程转归及并发症表现,可归属于“头痛”“眩晕”“肝风”等范畴。中医认为,高血压与肾阴不足、肝阳偏亢有关,多因精神因素和饮食不节等诱发。大多数高血压患者早期无明显症状或症状不明显,常在体检时偶然发现,最常见的症状便是头痛、头胀、头晕、眼花、耳鸣、心悸、疲劳健忘、颈项板紧和失眠等。随着病情发展,血压明显持续升高,则可出现头痛、头晕、记忆力减退、肢体麻木、心悸、胸闷、乏力等心、脑、肾、眼底等器质性损害和功能障碍。

“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肝火亢盛型高血压可表现眩晕头痛、惊悸、烦躁不安、面红目赤、口苦、尿赤便秘等症状;“肾虚则头痛高摇,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阴虚阳亢型高血压可表现眩晕头痛、头重脚轻、耳鸣、五心烦热、心悸失眠、健忘等症状。上述二型治以滋阴降火、平肝潜阳。“无痰不作眩”,痰湿壅盛型高血压可表现眩晕头痛、头重、胸闷、心悸、食少、呕恶痰涎等症状,治以健脾化痰、清利头目;“气为血之帅”,气虚血瘀型高血压可表现为眩晕头痛、面色萎黄、心悸怔忡、气短乏力、纳差、唇甲青紫等症状,治以益气养血、化瘀通络;阴阳两虚型高血压可表现为眩晕头痛、面色萎暗、耳鸣、心悸、腰腿酸软、失眠多梦、夜间多尿时有浮肿等症状,治以滋阴补阳、调和脏腑。

腧穴调理

百会穴:督脉腧穴,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简便取穴为两耳尖连线的中点处。督脉循行“入属于脑,上巅,循额,至鼻柱”,足厥阴肝经循行“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督脉“总督诸阳”,为“阳脉之海”,具有督领全身阳气,统率诸阳经的作用。百会穴别名“三阳五会”,穴居巅顶,并与肝经相通,按揉刺激百会穴,可泻诸阳之气,平降肝火,降低血压的作用。

曲池穴:手阳明大肠经腧穴,在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与肱骨外上髁连线的中点。曲池穴为大肠经合穴,穴在肘外,脉气流注此穴时犹如水注池中,又取该穴需屈肘,穴居凹陷处,形似浅池,故名。曲池穴有清热疏风功效,是治疗高血压的经验效穴,对高血压引起的目赤痛、头痛、眩晕等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刺激曲池穴可采取拇指按压、点揉等手法,以酸胀感向下扩散为宜。

合谷穴:手阳明大肠经腧穴,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简便取穴为以一手的拇指指骨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当拇指尖下即为该穴。合谷为大肠经原穴,与曲池合用,可清泻阳明火热之邪,理气降压,共同改善高血压引起的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等症状。

太冲穴:足厥阴肝经腧穴,在足背侧,当第1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太冲穴为肝经原穴,是肝脏原气留止之处,对肝脏及肝经虚实皆有很好的调整作用,可疏肝理气,平降肝阳,与合谷穴同用,又称为“开四关”,两个原穴配伍,共起调整相应脏腑、经络气血,通达三焦气机的作用,对高血压引起的诸症皆有很好的调治效果。

三阴交穴:足太阴脾经腧穴,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三阴交为脾经、肝经和肾经交会穴,可调补脾、肝、肾三脏及三经气血,起到滋阴降火、健脾化痰、益气养血、平肝潜阳等作用,故按揉三阴交对高血压诸型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高血压患者要遵医嘱服用药物降压治疗,特别是对于严重的高血压要采取综合方式进行治疗,同时管理好血脂、血糖、尿酸等相关代谢指标。治疗高血压要有耐心,持续做好血压的健康管理,积极改变生活方式,戒烟限酒,坚持进行上述腧穴按揉保健,对高血压治疗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同时也可预防高血压,契合中医治未病的理念。

注:具体治疗与用药请遵医嘱!


版权声明:

本文转自: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曹方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97

主题

0

好友

2万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地板
发表于 2023-10-25 07:22:30 |只看该作者
长期以来,人类为了防御疾病、维护身体健康,积累了许多防病的方法和经验,包括室内消毒、适时穿衣、均衡营养、讲究个人卫生等。除了开窗通风,紫外线照射消毒,以及使用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75%酒精等消毒剂外,中医也有一些传统消毒法,可作为有益补充。

烟熏法
艾绒6g,干菖蒲6g,二味混合在一起,置于烟灰缸或陶罐内点燃,熏室内,每天1~2次。菖蒲、艾叶外用化湿解毒,气味嗅入体内可温经通络、行气活血。也可使用由榆树根皮、檀香、木香等制成的卫生香,有辟秽祛浊、醒脑益智的作用。

喷洒法
雄黄50g研细,加入普通白酒(或75%酒精)500ml,注入塑料喷壶内,喷洒地面、墙角及卫生间坐便器、浴缸等处的下水道口,每隔2~3天喷洒1次。雄黄、白酒均有较强的杀菌驱虫作用,在喷洒时要戴口罩。

浸洗法
野菊花100g煎水,浸泡洗涤后的餐具、茶具等约15~30分钟,并可用于洗涤其他用品。野菊花内服外敷可治痈疽肿毒疮疡,其煎出液外用可灭菌。

香囊悬挂法
甘松10g,山柰10g,细辛5g,大小茴香合10g,共研细末,盛入12cm见方的布口袋内,缝好袋口悬挂在墙壁上。可驱毒虫、抗病毒、预防感冒。


注:具体治疗与用药请遵医嘱!



版权声明:

本文转自: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 时乐 朱明馨 江苏省仪征市中医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97

主题

0

好友

2万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5#
发表于 2023-10-25 07:25:19 |只看该作者
久坐为何易伤椎间盘
人的椎间盘就好比是一节一节椎骨之间的具有弹性的“垫圈”,其高度不超过1厘米,周边为纤维软骨组织,中间包裹着一团呈胶状有弹性的椭圆形物质。如果长时间受到挤压或反复牵拉扭曲,“垫圈”的边缘会因超过本身疲劳极限失去韧性甚至破裂,发展为椎间盘突出。坐姿时受力点主要集中在下腰椎,当久坐不动、坐姿不正确时,腰椎两侧肌肉张力不平衡,就会引起肌肉韧带劳损,产生慢性疼痛,破坏腰椎稳定性,而当上半身呈前倾姿态时,腰椎间盘所承受的压力会更大,约比站立时增加1倍。

此外,久坐会影响腰部血液循环。腰椎间盘处没有血管分布,其新陈代谢主要是通过体内的液体渗透进行,以获得足够的营养和进行废物排出。久坐不动会使腰椎间盘营养不良,修复能力变差,易引起椎间盘变性,使椎间盘髓核组织容易从薄弱之处突出,从而压迫神经产生腰痛和腿痛麻木症状。

中医认为,腰突症属“痹症”“腰痛病”之范畴。肾虚为发病之本,风、寒、湿、热、痰饮、气滞血瘀等痹阻经络为病之标。也就是说,椎间盘的退行性变是造成腰突症的内因,外伤劳损、风寒湿邪等是导致腰突症的外因。

如何缓解久坐弊端
患上腰突症不必焦虑沮丧,此病能防能治,中医综合治疗效果好,包括卧床休息、牵引、理疗、推拿、针灸、中药等。办公室一族不妨试试以下四法,可缓解久坐弊端,有助于预防腰突症。

活动腰部
莫让久坐成为常态,办公室一族应因地制宜常做放松腰部小动作,如握拳揉腰眼、伸懒腰、捶腰肌等。工作中注意劳逸结合,坐50~60分钟后应起身站立一会,踮踮脚尖。还要注意腰部防寒保暖。

坐姿端正
提倡“坐如钟”,避免低头、弯腰驼背等不良姿势,保持腰部和大腿近似垂直的角度。经常“葛优躺”和伏案过低都会对腰部持续造成压力,造成椎间盘受力不平衡。

使用腰部靠垫
此类靠垫可以放在座椅上,填补腰部和靠背之间的空间,帮助腰椎保持正常生理曲度,将坐姿状态下腰椎所承受的压力转移到支撑靠垫上。宜选择厚一些的靠垫,性状类似“D”形,记忆棉、乳胶等材质均可,可根据个人喜好选购。

穴位调理
选取腰阳关穴(后正中线上,第4腰椎棘突下凹陷中)、肾俞穴(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委中穴(腘窝正中央,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腱的中间)、承山穴(在委中穴直下8寸,当委中与平昆仑处跟腱连线之中点)、阿是穴(局部痛点)等。用点按法的同时可结合指揉法,即拇指作轻柔缓和的回旋转动,约每穴2~3分钟,每天可作2~3次。亦可采用艾条温灸上述穴位,至皮肤出现红晕为止,有舒筋通络、行气活血、散寒止痛的作用。

注:具体治疗与用药请遵医嘱!


版权声明:

本文转自: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郭仲华 宁夏中医院暨中医研究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97

主题

0

好友

2万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6#
发表于 2023-10-25 07:27:17 |只看该作者
为何发生肘骨关节炎
临床上膝关节容易发生骨关节炎,其实随着肘关节活动频繁,肘部亦是此病的好发部位之一。随着年龄增长,中老年人关节软骨的正常生理功能会逐渐下降,关节软骨组织会发生不同程度退行性变,加之长期轻微的损伤,如慢性劳损、过度重复关节活动等,均可造成关节磨损和关节内创伤,使关节软骨细胞或基质受到破环,形成骨性关节炎。本病通常表现为肘关节疼痛僵硬、不能完全伸直,屈肘范围逐渐减小,功能活动障碍。中医将此病归于“痹症”,认为诸虚内存、正气不足是内因,风、寒、湿邪及劳损是外因,发病与气滞血瘀、寒湿阻络、肝肾亏虚有关。

羽毛球健身有讲究
进行羽毛球运动时应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并掌握正确的动作技术,运动前先做放松动作,如局部按摩、适当热身运动等。发力时动作宜小,灵巧地运用手指和手腕,不要猛然旋转用力,防止手腕、肘部韧带损伤。有运动习惯者建议打羽毛球时长和运动频率为每周3~5次,每次1~2组,每组30~40分钟,组间休息10~15分钟。老年人及体弱者量力而行。此外,佩戴护肘对保护关节、避免运动损伤有一定效果。有“网球肘”(肱骨外上髁炎)、尺骨鹰嘴滑囊炎或其他肘部旧伤者,不适宜此项运动。此病早期症状隐匿,一旦出现肘关节僵硬不适等症状,不可大意,须及时就医。

中医养护有妙招
中医辨证治疗本病多采用活血通络、祛风散寒、补肝益肾中药内服外用,可取得良效。患者需改变运动方式,避免关节受损不可逆或加剧,宜选择步行、游泳、太极拳、骑行等温和运动方式为宜,还要避免肘关节负重,躲避风寒湿邪侵袭。

还可进行穴位按摩和艾灸调理,选尺泽穴(在肘横纹中,当肱二头肌腱的桡侧缘)、曲池穴(屈肘,在肘横纹桡侧端凹陷处)、肘尖穴(屈肘,当尺骨鹰嘴的尖端)、肘髎穴(屈肘,曲池穴外上方1寸,当肱骨边缘处)、手三里穴(位于前臂背面桡侧,当阳穴溪穴与曲池穴连线上,肘横纹下2寸处)和阿是穴(局部压痛点)。先以手掌推按肘部周围皮肤10~15次,再予指揉法按揉穴位,每穴约2~3分钟,每日1~2次。亦可采用艾条温灸上述穴位,可起到温经通络、散寒止痛、行气活之功效。



注:具体治疗与用药请遵医嘱!



版权声明:

本文转自: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 郭仲华 宁夏中医医院暨中医研究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97

主题

0

好友

2万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7#
发表于 2023-10-25 10:05:52 |只看该作者
茴香豆咸而透鲜、回味微甘,是鲁迅先生小说《孔乙己》中主人翁孔乙己最常点的佐酒佳品,他常“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茴香豆也是小孩子们喜爱的闲食,孔乙己常给邻居孩子茴香豆吃,“一人一颗。孩子吃完豆,仍然不散,眼睛都望着碟子”。

茴香豆是浙江绍兴著名的传统小吃,由干蚕豆做原料,茴香、桂皮、食盐为调料制作而成的。绍兴有分豆习俗,年长者辞世,要向左邻右舍、亲戚朋友分老年豆,这老年豆便是茴香豆。因茴香豆寓意健康长寿,分豆既有哀悼缅怀之情,又有分享健康长寿之意。茴香豆自鲁迅先生笔下盛扬,成了绍兴必吃美食之一。

茴香豆做法不一,有用大茴香的,也有用小茴香的,各有滋味,却都蕴含情意,魅力无限。

大茴香,即八角茴香,又称大料、舶茴香等,为木兰科植物八角茴香的干燥成熟果实。《本草纲目》记载:“自番舶来者,实大如柏实,裂成八瓣,一瓣一核,大如豆,黄褐色有仁,味更甜,俗呼舶茴香,又曰八角茴香。”其药食两用,明代《本草品汇精要》最早收载入药,言其“主一切冷气及诸疝痛”。《本草蒙筌》载其“开胃止呕下食,调馔止臭生香”。民间则主要用作调味料,作卤味、腌渍、炒货调味用,也有加工品如去腥暖胃的调味十三香等有用到大茴香。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大茴香具有抗菌、镇痛、抗病毒、抗疲劳等作用,临床主要用于癌症、感冒、胃痛、呕吐等方面的治疗。

小茴香,亦药食两用,来源于伞形科植物茴香的干燥成熟果实。其首见于《药性论》,具有散寒止痛、理气和胃的功效。民间常将小茴香嫩叶炒熟食用,果实小茴香则常作食疗和饮食的调味品。历代本草常有记载,如《本草纲目》中便记载“小茴香性平,理气开胃,夏月祛蝇辟臭,食料宜之。”《救荒本草》亦有载“(小茴香)子调和诸般食,味香美”。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小茴香有抗炎、利胆、镇痛、保肝等作用,临床主要用于腹痛、胃痛等方面的治疗。值得注意的是,多食小茴香会产生损伤视力的副作用,不宜短期大量使用,每天应以10克为上限。

以下介绍一种茴香豆的做法,用大、小茴香或共用皆可。

茴香豆

材料:蚕豆500克,茴香、桂皮、盐各6克。

做法:1.将茴香、桂皮放入料包,置锅中;2.加水,放入蚕豆,水没过豆面,大火烧开;3.加盐,小火焖煮,期间不断翻拌,至豆酥入味即成。

功效:健脾利湿,健肾涩精。

注意事项:过量易食积腹胀。



注:具体治疗与用药请遵医嘱!




版权声明:

本文转自: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邓力 四川省成都市中草药研究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97

主题

0

好友

2万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8#
发表于 2023-10-25 10:07:58 |只看该作者
抑郁症主要表现为心境低略、兴趣减退、多愁善感、神疲乏力、睡眠障碍、腹胀纳呆、胸闷脘痞,甚至有自杀倾向等。其有“三高”“三低”的特点:“三高”即患病率高、复发率高和死亡率高,三低即识别率低、治疗率低和治愈率低。现实生活中,女性比男性更在乎直觉、感觉,而更容易“情绪化”,因此女性患抑郁症的概率是男性的2倍。秋季是抑郁症的高发期,为帮助抑郁症患者走出“阴霾”,笔者将介绍五个方面的日常调治措施。

七情致病与抑郁症

抑郁症的复发多与情志刺激有关,因此保持乐观、进取的精神状态,维护良好、健康的心理活动,对防治抑郁症至关重要。《黄帝内经》将喜、怒、忧、思、悲、恐、惊称为“七情”,认为情志过激便会损伤身体。如《素问·举痛论篇》谓“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常见情志异常的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大怒不止,伤肝气逆:遇到不合理的事情,或事与愿违时,往往愤愤不平,恼羞成怒,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但如果暴怒不止,在长时间内不能得到缓解时,则易影响肝脏的疏泄,使肝气郁结,气血逆乱,而出现精神抑郁、头昏头痛、急躁易怒等症状。

暴喜暴乐,伤心气缓:喜本来是心情愉悦的表现,喜则意气和畅,营卫调和,对身体有许多好处。但是如果喜乐过度,超越了正常的限度,就会影响心藏神的功能,使气血涣散,不能濡养心神,则见心悸失眠、哭笑无常、精神恍惚,甚至出现狂妄打骂等精神异常的表现。

忧思过度,伤脾气结:忧是情志沉闷的状态,是集中精力思考问题的表现。如果忧思过度也能造成脾气壅滞,运化无力,出现失眠多梦、食欲不振、嗳气脘痞等症状。

悲哀太过,伤肺气消:悲是由于哀伤、烦恼、苦痛而产生的一种情志活动。正常的悲痛伤心、啼哭流泪,对机体并无坏处。但若悲哀不止,眼泪千行,痛哭流涕,久而不节,则易损害内脏;相反内脏病变也可引起悲哀,均能造成肺气抑郁,耗气伤阴,从而出现郁郁不乐、胸胁满闷、气短乏力等症状。

惊恐伤肾,气乱气下:惊是猝然遇到非常之变,而致精神上突然紧张的表现。若骤遇险恶,忽临危难,目击异物,耳闻巨响等,皆可出现惊的神志活动。恐,是害怕的意思,是精神极度紧张的表现。严格说来,惊与恐是有区别的,“惊者,为自不知,恐者自知也。”但不论惊与恐,其甚者均能伤肾,使肾气不固,出现噩梦频频、容易惊醒、二便频数或失禁等症状。

总之,过度的悲伤、暴怒、狂喜等精神刺激,或处于持久的抑郁、忧虑、惊恐不安的心理状态下,均可引起脏腑功能失调,气机升降失常而导致疾病的发生。心主神明,为五脏六腑之大主。肝主疏泄,情志活动与肝的疏泄功能密切相关。因此抑郁症的发生主要责之于心肝二脏的功能失调,与其他脏腑也有关联。

调睡眠

人们常说“日思三餐,夜思一宿。”睡眠和饮食一样,对于每个人都是必不可少的,是保持人体正常活动、维持身心健康的前提和基础。当夜幕降临,辛勤劳作一天的人们进入梦乡时,有的人入睡困难,有的噩梦纷纭,惊恐易醒,且醒后不能入睡,他们辗转反侧,整夜难眠,痛苦不堪,这些均是失眠症的表现。抑郁症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有人统计,持续失眠1年以上的患者,其罹患抑郁症的概率是正常人的14倍。

在日常生活中影响睡眠的常见因素有以下几点:一是保持卧室内昏暗、安静、通风和凉爽,尽量在23点前睡觉;适量的运动能改善睡眠,但睡前3小时内不宜剧烈运动。二是就寝前要预留半小时的时间以放松身心,避免使用兴奋剂(烟、酒、茶、咖啡等)和从事兴奋性活动(工作、思考、追忆、结算和谈论)。三是上床后勿看手机、电视、玩电脑和吃零食等。四是睡眠差时白天也不要补睡,午睡时间不宜超过半小时,傍晚或睡前不要打盹。五是可以尝试只有当感到瞌睡时才上床,若20分钟内未能睡着,宜起床去一个昏暗、舒适的房间静坐、阅读或做些呼吸练习,20分钟后再回到床上,若仍不能入睡需重复此动作,直至入睡为止。六是设定闹铃叫醒功能,无论夜间睡了多久,每天都要定时起床。

调饮食

研究证实,人脑会消耗身体25%的能量和60%的血糖,而血糖主要来源于碳水化合物,尤其是来自种子、薯类和坚果中的淀粉,因此倡导抑郁症患者多进食含碳水化合物较高的食物,如荞麦、小麦、大米、玉米、土豆等。禁食精制的面粉和加工食品,如汉堡、薯条、罐头、油炸食品等。

此外,牛肉、羊肉营养丰富,产热量高,冬季要多吃些以增强御寒能力;鱼类、蛋类、豆类、低脂牛奶、家禽等蛋白质含量较高,尤其是骨头、肌腱富含甘氨酸,能促进健康并具有镇静作用。新鲜的蔬菜、水果,如苹果、桃子、葡萄、草莓、芹菜、菠菜、生菜、甘蓝等富含人体必需的各种维生素,亚麻油、花生油、橄榄油、菜籽油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这些食物对大脑和免疫系统的功能至关重要,并能促进维生素的吸收。

中医认为,抑郁症患者的病位主要在心和肝。《灵枢·九针论》载有“肝病禁辛,心病禁咸。”《素问·藏气法时论》曰:“肝色青,宜食甘。”故抑郁症患者饮食要清淡,宜少吃辛辣上火的辣椒、胡椒、火锅和咸菜等,情绪低落时适当吃些香蕉、樱桃、哈密瓜、巧克力、蜂蜜等红色或黄色的甜食,能够令人精神振奋,食欲增加。

以下推荐几种抑郁症患者适用的药膳、花茶。

甘麦大枣汤:甘草10g,小麦、大枣各30g,每天1次熬粥喝。

三花茶:玫瑰花、合欢花、素馨花各3~6g,每天1~2次泡茶。

百合莲子桂圆粥:百合、莲子各30g,桂圆15g,可加适量大米熬粥喝。

桂圆芡实枣仁粥:芡实30g,桂圆、酸枣仁各10g,可加适量大米熬粥喝,适用于心脾两虚的抑郁症患者。

栀子菊花郁金茶:栀子3g,菊花、郁金各5g,每天1~2次泡茶,适用于心肝火旺的抑郁症患者。

药物调治

针对抑郁症病情严重、易于复发、容易耐药的特点,笔者认为,抑郁症的治疗应注意以下5点:

①中-重度抑郁症,一般需要中西医结合治疗,轻度患者可单纯应用中医治疗。

②抑郁症病情较重,服用2种以上抗抑郁西药效果仍不佳,或服用西药副作用明显者,宜配合中医辨证治疗,以免服药过量引起毒副作用。

③抑郁症经治疗一段时间病情已稳定,在减停药物的同时宜配合中医治疗,以免骤然减停药物导致疾病复发。

④治疗抑郁症药物起效较慢,一般在2~4周生效,所以初治患者不可急于求成,疗程至少6个月。且对于以下情况疗程宜长,至少2年或长期服药:一是病程超过2年;二是严重发作(有自杀和精神症状);三是难治性抑郁发作;四是反复发作在3次以上;五是年龄超过65岁者。

⑤停药综合征是一种临床常见现象,少数抑郁症患者停药后症状较重,宜尽快恢复用药或放慢减药速度。除氟西汀外的所有SSRIs类抗抑郁药均应缓慢减药,一般减停时间不少于4周。

适量运动和增加光照

有人说,运动是天然的抗抑郁药物,“白领”人群之所以易患抑郁症,是因为他们整日忙于工作,压力颇大,且缺乏身体锻炼的缘故。“生命在于运动”,这是法国学者伏尔泰的一句名言。长期坚持运动,能使身体各系统器官得到锻炼,增强人体的生理功能,使其充满生机和活力,对改善抑郁症患者的病情大有裨益。

就运动的作用而言,它可以代替许多药物,但所有药物都不能代替运动。常言道“散步是最好的运动”“百练不如一走”。一般来说,每周要运动至少5天,每天步行8千步左右。此外,游泳、骑车、打太极拳、练书法等均是有益身心的运动,适量的运动对患者的生理、心理具有良好的调节和锻炼作用,久而久之,可使人灵性焕发,无疾而寿。

此外,增加光照时间对防治抑郁症也十分重要,研究发现,每当夜幕降临时,人体大脑内的松果体裉黑素分泌增强,它会使人情绪低略,而光照可以抑制裉黑素的分泌。所以抑郁症患者要多做户外活动,白天多晒晒太阳,夜晚宜适当增加室内照明灯的亮度,以便稳定情绪,提高睡眠质量,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注:具体治疗与用药请遵医嘱!



版权声明:

本文转自: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李广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吴氏中医的博客——肝癌频道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8-2012
地址:临桂县临政路16号 邮编:541100
Email:ka900@126.com 吴氏老中医博客:http://blog.sina.com.cn/ka900 备案号:桂ICP备10200646号
友情链接:|  新浪博客  |  网易博客  |  相关微博  |  中国太岁肉灵芝|

手机版|吴氏真医的博客│Email:ka900@126.com│电话:13299275999│原发性肝癌晚期肺癌治疗胃癌晚期肠癌│    

GMT+8, 2024-5-3 03:58 , Processed in 0.032767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