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吴氏真医疯癫郎中治疗肿瘤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肝癌 肺癌 胃癌

原发性肝癌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2012-12-11 10:43| 发布者: admin| 查看: 678| 评论: 0

摘要: 在世纪之交回顾肝细胞癌(简称肝癌)百余年的现代研究历史,将给人们带来鼓舞和希望,尤其是近半个世纪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病因方面,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黄曲霉毒素、饮水污染、饮酒和遗传易感性等已取代了旧的病 ...
         在世纪之交回顾肝细胞癌(简称肝癌)百余年的现代研究历史,将给人们带来鼓舞和希望,尤其是近半个世纪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病因方面,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黄曲霉毒素、饮水污染、饮酒和遗传易感性等已取代了旧的病因概念;基础研究由整体和细胞水平进入到分子水平;亚临床肝癌的发现与手术切除,大幅度提高了肝癌的疗效;甲胎蛋白和影像医学的应用,使肝癌诊断由"难"变"易";治疗上"单一的外科"已被"外科为主、局部治疗为辅、多种方法和模式有机结合"所取代;"不治之症"已转变为"部分可治之症"。

  肝癌的预后 在一些研究中心已有明显的改善。如上海医科大学肝癌研究所(简称我所)住院肝癌病人的10年生存率已由1959-1978年的6.1%提高到1979-1999年的29.9%,已有415位肝癌患者生存5年以上,其中119人生存10年以上。但就整个肝癌人群而言,预后的改善仍十分缓慢。美国比较1974-76年和1986-93年这两个阶段肝癌的相对5年生存率,白人仅由4%上升为6%,黑人则由1%上升为4%。我国江苏启东肝癌5年相对生存率70年代为2.2%,而80年代仅为2.3%。上海1988-91年的肝癌相对5年生存率为4.4%。以下仅略述近3年的进展与展望。

  一、 肝癌的病因研究

  肝癌的病因因素因不同地区而异,但大多有乙型(HBV)或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的背景。乙型肝炎多见于我国和东南亚地区,而丙型肝炎则多见于发达国家(如日本、法国、意大利等)。近年报道,我国肝癌病人有HbsAg或抗HCV者分别为63.2%和11.2%(Zhang等1998),泰国则分别为65%和17%(Tangkijvanich等1999)。日本有报道肝癌病人血清或组织中HBV和/或HCV标记阳性率高达98.2%(Kubo等1999)。HBV和HCV感染对肝癌的发生有相加的作用(Tsai等1997)。HCV-1b型感染的肝硬化发生肝癌的危险性高于感染HCV其他者型者(Bruno等1997,Tanaka等1998,Tagger等1999)。尽管肝癌病人中也有HGV的感染,但其在肝癌的发病中并非起主导作用(Lightfoot等1997,Kanda等1997,Cao等1998,Hollingsworth等1998,Abe等1998)。关于输血传播的病毒(TTV)感染与肝癌的关系也没有足够的证据(Tagger等1999)。然而也有作者认为HGV仍不能完全排除(Tagger等1997,Yuan等1999)。也有发现非甲非乙相关肝癌中TTV的检出率不低,提示TTV与肝癌可能有潜在关系(Nakagawa等1999)。而我国,HBV和HCV、饮食中黄曲霉毒素(AFB1)的摄入以及饮水污染(如微囊毒素)仍为肝癌主要病因因素。最近一个研究提示黄曲霉毒素的代谢物M1(AFM1)与肝癌有重要关系(Sun1999)。

  Mandishona等(1998)报道,在非洲黑人中,食物中铁过量的肝癌危险性为没有铁过量者的4.1倍。日本证实饮酒和吸烟均为肝癌的危险因素,且二者有协同作用(Mukaiya等1998,Kuper等2000,Mori等2000)。意大利肝癌的归因分析,大量饮酒占45%,HCV占36%,HBV占22%(Donato等1997)。糖尿病可解析意大利8%的肝癌病人(Lavecchia等1997)。在HCV肝硬化的病人中,谷丙转氨酶(SGPT、ALT)越高,发生肝癌者越快越多(Tarao等1999)。家族史也是一个独立的因素(Donato etal 1999)。

  同时有AFB1和HBV感染者肝癌的危险性更高,提示二者的协同作用;此外AFB1相关肝癌常有p53抑癌基因在249密码子的突变,提示其分子发病基制(Lunn等1997)。通过转基因鼠模型也观察到HBV、AFB1、p53突变和男性这四个因素是如何相互作用而导致肝癌的(Ghebranious等1998)。

  关于HBV感染如何导致肝癌,研究最多者为HBV的X蛋白。Yu等(1999)报告,HBV-X转基因鼠肝癌的发生率高达86%。另一个报告发现在肝癌组织中X蛋白的结构常发生改变,提示突变的X基因在 HBV相关肝癌的癌变中可能起一定作用(Poussin等1999)。再者,HBV-X可能通过上调IL-6导致肝脏炎症并最终导致肝癌(Lee等1998)。HBV的preS1还可能通过反式激活转化生长因子(TGF)而致癌(Ono等1998)。也有发现TGF与HbsAg在肝细胞增殖和癌变中有协同作用(Jakubczak等1997)。

  近年文献报道,用干扰素治疗HBV,5年后发生肝癌的比例治疗组为7%,而对照组达19.6%(Ikeda等1998)。有报道,Oltipraz(奥替普拉,一种治疗血吸虫的药物)可以在大鼠中抑制黄曲霉毒素B1所诱发的肝癌,从而有作为肝癌化学预防的潜在价值(Wang等1999)。

  用萤光原位杂交(FISH)和流式细胞仪(FCM)分析,发现在肝癌癌变过程中有多个染色体的畸变,如第16、17和18对染色体(Kato等1998)。在肝癌癌变相关的分子水平变化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与内皮细胞的配合下可能起重要作用。用CD34作为肿瘤新生血管的染色,观察到腺瘤样增生(adenomatous hyperplasia,AH)已有阳性的染色,说明AH中已有部分癌变。然而,过去认为肝细胞发育不良(liver cell dysplasia)是癌前期病变,现在认为它可能是肝癌经常伴随的现象,而不一定是癌前期病变(L(责任编辑:抗癌在线)

4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4 人)

吴氏中医的博客——肝癌频道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8-2012
地址:临桂县临政路16号 邮编:541100
Email:ka900@126.com 吴氏老中医博客:http://blog.sina.com.cn/ka900 备案号:桂ICP备10200646号
友情链接:|  新浪博客  |  网易博客  |  相关微博  |  中国太岁肉灵芝|

手机版|吴氏真医的博客│Email:ka900@126.com│电话:13299275999│原发性肝癌晚期肺癌治疗胃癌晚期肠癌│    

GMT+8, 2024-4-20 06:31 , Processed in 0.03022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